原文章来源:《光华日报 –财知道》
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教育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退休规划的重要性,也有许多人为自己的将来做好了确切的打算。那等到年过半百,才来开始投资理财,还算来得及吗?到了中年才开始理财和年轻时就开始会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第一点是风险承担能力的不同。每个人在开始投资前都必须做好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评估,而这个评估方式有一个简易的算式,那就是:100 – 年龄 = 风险资产比例。也就是说假设年龄45岁,100减45等于55,那代表积极性的风险投资不宜超过总资产的55巴仙。
通过这个算式我们也能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慢慢的把手中的风险投资转向稳定的方式,以防风险到来时就措手不及。毕竟人到中年负担多,被社会淘汰的机率也慢慢提升了。
其次是理财目标。人在年轻时,大多数的目标都是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简单来说就是增加自身资产,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人到中年时,身上的负担会变得越来越多,房贷、车贷、甚至是家庭等。这时的目标将会慢慢转移至能够减轻负担、顺利退休、安享晚年等。从增加自身资产,到保护自身资产;从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到保护目前已有的生活。
为此,需要先厘清自身现在与未来的理想财务状况,是否有未还清的贷款,膝下是否有未成年的子女或是任何需要依赖自己生活的人等。设定目标要在多少年内退休以及退休后的生活开销,计算手中的存款与资产。如果要顺利退休的话,在退休之时需要累积到多少的资产方才足够。如果膝下有子女的话,则需考虑是否需要为他们的升学准备大学教育基金之类。
确认好风险承担能力和理财目标后就可以开始思考该如何达到目标了。绝大多数马来西亚人的退休规划都只是仰赖着公积金而已,然而这很明显是不足够。为了弥补不足,其他的投资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还很长,投资方面可以分配较多的配置在积极投资,因为虽然短期来说会有一定的起伏,但长期来说,将会有笔稳定及可观的回报。但对于中年人来说时间不及年轻人充裕,所以应当注重相对稳定的金融工具,比方说定期存款、债券、REITS、甚至是储蓄保险等。股票的选择方面则可以偏向稳定且带股息的蓝筹股等。
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下降,保险规划也必不可少。保险规划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医药保险,随着医疗成本的日渐提高,一份医药保险可以保护我们在疾病来临之时不会因高昂的医药费而吃光老本,荒凉终老。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没有必要为了省这一点保险费而得不偿失。如果家里有子女或另一半依靠自己过活的话,则可以再考虑购入人寿保险,给身边的人一份保障。
理财是每个人一生的工作,而退休规划则是当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你为你的将来做好准备了吗?
**联系我们,以获得更多理财咨询!